摄政大明

虫豸/著

2025-04-12

书籍简介

他青云直上、他深受圣眷、他万众瞩目,他位极人臣。他受世人唾骂,清流们对他恨入骨髓,他是满朝上下所有贪官污吏的最大靠山。在民间,有一半百姓认为他是世上最大的贪官而整日诅咒,另一半百姓则在家中供奉着他的长生牌位夜夜祈福。他就是赵俊臣!一个天生即已注定的贪官奸臣。因为偶然的原因,赵俊臣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,成为了一个恶名满天下的贪官。在这里,昏君当政,遍目皆是奸臣,清流无用,百姓受苦。赵俊臣没有揭竿而起的魄力,亦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,更无意于辞官隐退,成为平民百姓,受那世间动荡之苦。所以,他只能融于满朝贪官之中,借贪官之势,用贪官之力,成为这世上最大的贪官,自上而下,还乾坤之朗朗。

首章试读

明朝的货币共分三种,银子、铜钱、以及宝钞。 明朝的经济体系,并非银本位,本意是想以宝钞为主,银子、铜钱为辅,然而,宝钞由于只发不收,且信誉较差,所以在明朝时期一直都在不断贬值,原本按照面值来讲,1贯宝钞就相当于1两银子,然而,到了明朝后期,往往需要200贯钞才能兑换1两银子。 再说铜钱,明朝的铜钱管理经常比宝钞更加混乱,与电视以及小说中的描述不同,无法以“文”来计算价值的多少,因为不同时代锻造的铜钱,名称、大小、重量都不同,举例来讲,根据明史记载,明朝初期发行的“大中通宝”,4文就能换一钱银子,而后期发行的铜钱,则是70文到90文才能换1钱银子,若是民间的劣钱,甚至需要400文以上才能兑换1钱银子。 所以,虽然明朝有意用宝钞作为主货币,以铜钱为辅,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自身货币管理的混乱,最终价值最为稳定的银子成为了明朝的主货币。 但是,因为明朝本身的政策,民间小额的交易,依然是以宝钞为主。 以上只供大家了解,本书中并不会特意提及。 另,新章节【第二卷.第十九章.势力初成(上).二合一章节】中,虫子提到了一两银子的兑换价值相当于200贯钞的概念,亦是源于此。但为了大家理解方便,原文中的货币,如今已是全都改成了银子。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