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镜与她客气了两句,她便离开了。
林钰看了晚镜一会儿,问她:“在想什么呢?”
“没什么。”
晚镜舒了口气,慢慢后仰靠在了椅背上,“觉得这样的夫妻,过这样的日子,很替他们高兴。”
林惜月从外面跑进来,左手拉着林恒之,右手还拉着个小姑娘,看上去与恒之年纪差不多,穿着鹅黄的布褂小袄,长得极是漂亮。
“娘,你看,好漂亮的小妹妹。”
惜月摸了摸小姑娘头上的总角,她便对着惜月浅浅的一笑。
晚镜的目光落在那女孩的眉眼上,竟觉得眼眶有些发热。
林钰也看着女孩,蹙了蹙眉,对晚镜道:“觉得这孩子好像在哪见过似的。
啧,尤其是这样一笑。
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?”
晚镜没有回答林钰,起身走到女孩面前蹲了下去,扶着她的双肩,细声问道:“你几岁了?叫什么名字?”
“我四岁了,我叫张随安。”
小女孩口齿清晰,声音清脆如铃。
“随安。”
晚镜抹了抹她的发髻,弯唇淡淡地笑着,“随遇而安,真是个好名字呢。”
晚镜又细细地看了看,站起身来,让惜月带着两个小孩子去玩了,她目光追着三个孩子离开后,才重又坐下来。
“张随安,意思不错,就是像个男孩的名字。”
林钰说。
“大概这名字先于孩子出生就起好了吧。”
晚镜抬起头,目光悠悠地看着那幅宁静的画面,画角题注的那行小字清隽飘逸,仿佛那个淡淡的人,如今终有一颗淡淡的心。
她微微一笑,轻声道:“盖世路茫茫,一念求全,则万绪纷起;随遇而安,则无人不得矣。”
“好容易李檀不在我面前掉书袋子,你又开始了?”
晚镜眄了他一眼,“不学无术。”
用罢了餐饭,又与张嫂子闲聊了几句,林钰与晚镜便离开了。
走上出村的土坡路,就听见随安稚嫩清脆的嗓音,“娘,娘,爹爹回来了。”
晚镜驻足回头,远远地见一身形瘦削的男子,虽是青衫布衣,却难掩超然的气度风华。
他手拎着一只竹篾编的食盒走到了那食肆的门口,张嫂子从门里迎了出来,脸上带着惊喜,一边说着话,一边伸手接过了食盒。
男子笑着抱起对他展开双手的随安,转身时目光扫过土坡路,不期然地遇上了晚镜的目光。
晚镜对他笑了笑,他亦然。
不必道后会有期,无须说此生别离。
只一个片刻,便道尽所有天各一方的光阴。
两厢转身后,只愿天涯或咫尺的你我各自安好。
于愿已足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