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走啊
走,走啊走,在两个月艰难的航程中,一双双眼晴望着大西洋天水相连的远方,
盼望着家乡的海岸在那里浮现......终于,陆地出现了,但那不是梦中的乡土,
而是一个长着龙舌兰和仙人掌,出没着红种人部落的陌生世界。
当他们踏上新
大陆时,并不象那些浅薄的历史作家们描写的那样欢呼雀跃,而是抱头痛哭......郑和因此一病不起,在新大陆结束了一生。
舰队中很多的船仍然沿着海岸航行,直到五年后,这些船才在白令海峡找到了通向太平洋的路,又过了五年,他们才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,大明朝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才连为一体。
"
儿子面对着巨像长久地沉思着,这可能是他有生以来最长时间的一次沉思,
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。
"孩子,历史和生活不是你一直认为的那种简单的征战和开拓,其中有很多
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,很多需要成熟后才明白的东西。
"
"是的,"艾米说,"想想,假如郑和当年按照最初的计划,最远只航行到索马
里海岸就返回,后来会是什么样子?也许是一个欧洲人的船队后来首先绕过了
好望角,更说不定,另一支欧洲人的船队还发现了美洲呢!"
"唉,历史啊,同一个人的命运很相象。
"我感叹到。
"那么,爸爸,"儿子从沉思中醒来,指指艾米,"她是您的新大陆吗?"
我和艾米相视一笑,我们谁都没有否认这点。
我们身后,曼哈顿的灯火更加辉煌,纽约港的水面成了一片跳跃的光海,
这又是新大陆多梦的一夜。
后记:郑和如果一直向前航行,以后的历史会怎样?这是无数个中国人魂牵梦绕的问题。
历史学家们的看法是:郑和远航的目的是落后的,只是为了“布皇恩于天下“(寻找建文帝?),而不是为了贸易和征服。
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,即使明朝船队航行到西欧甚至美洲,也不会有大的做为。
但笔者的看法是:人的思想在新环境中是会变化的,如果郑和真的航行到西欧,他必然会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科学,这是东方文化撞击西方文化,同以后人家的文化撞击我们完全不同,必然会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。
另外,在真实的历史中,郑和远航中曾两次用兵,其中至少有一次是针对一个国家的。
在这篇科幻小说描写的世界里,中华文化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地域范围,但那不是一个理想社会,它面临着比我们的现实更多的问题,更大的危机和危险。
现在重读一遍,发现这个世界造得很笨拙,同时,我自己也不喜欢小说中很重的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色彩。
1999.2.1
于娘子关(未完待续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