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。”
“Seven-Eleven或Walgreens都有Ricola,对嗓子疼应该有帮助。”
(注:Seven-Eleven和Walgreens都是便利店,Ricola是一种润喉糖。
)
“算了,人好累,懒得出去买。
明天只是几个讲座,不用说什么话。”
“那你多喝点水。”
“嗯。
已经喝了不少。”
“明天什么时候回来?”
“听完下午的讲座就回来,六点钟左右到吧。”
“路上开车小心。
等你回来,我们一起去吃晚饭。”
“好。”
“那你早点休息。”
“好。”
两人说了再见,馨颖又看了一小会儿书,然后睡觉。
第二天早上,从宾馆退了房,将小行李箱放进后车箱里,开车去了会馆北厅。
来纽约前,馨颖已经选好三个感兴趣的讲座,早上两个,下午一个。
其实,家里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她,也许海报展一结束就该回去。
可是她想,既然来一趟不容易,而且机会难得,干脆多呆一天,听一下讲座,因为这些讲座都特邀世界著名的遗传学家主讲,特别下午斯坦福基因研究中心的Dr.Jbsp;Zhang(张博士)会展示他的最新研究课题。
张博士是近年来遗传学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,他在基因分离、基因检测和基因转变等几个方向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并在《细胞》、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这三大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。
记得有一次,馨颖看到实验室主任罗杰斯博士手拿《科学》杂志,一脸遗憾地对医学院院长巴尼博士说:“Ialmostgothim(我差一点得到他)。”
三年前,张博士曾来系里举办过一次讲座。
可惜那个学期,馨颖作为交换学生去了英国,所以错过。
不过那时她还未选方向,也没有加入罗杰斯实验室,尚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。
最近两年,馨颖读了张博士的几篇文章,心底敬佩无比,更加可惜那次的失之交臂。
一直希望有机会可以亲耳聆听,当面请教。
所以,今天总算有了这个机会,心里不禁有些兴奋。
馨颖提前几分钟到演讲大厅,惊讶地发现大厅里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。
她在心里轻轻地哇了一声,然后在后排找个位置坐下,拿出笔和笔记本,将一切准备就绪。
她打算和早上一样,认真听取报告,同时做好笔记。
她相信,张博士的演讲中一定有很多的东西她可以学习。
两点整,会议主办方有人上台,对张博士做了简短的介绍--所在的机构,研究的领域,取得的成就等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